红船厂

  

红船厂巷

红船厂粮店

岳阳某地现代船形建筑,仍然残留“洪船”遗风

老巷子

这位90岁老人自称小时候自称见过“红船”

□文/图 张小章

慈氏塔下的一条古巷。

在这个城市还是“城关镇”的时候,这里曾经有一家中心粮店,因为靠近河岸,便于运输,有一个大型粮食储藏库,油足米丰,“去红船厂买米”,是小城居民每月都要做的事,所以这一地名在岳阳人心中留下了深刻记忆。但这里没有船,没有厂,也没有醒目的红色,为什么叫“红船厂”呢?

岳阳地方文化学者留下的答案是,此巷为岳阳古城西部帆船停泊之处。清光绪年间,岳州救生局在此设有一趸船,专门用来停靠救生局的帆船,为与一般民船区别,船被油漆成红色,因“场”与“厂”同音,故后人将此处叫成“红船场”或者“红船厂”。

有一个解释不清之处。原岳州救生局的船舶因为要在大风大浪中航行,都是带有孖船的大型木船,这些船舶在泊岸时,因为孖船影响,船头只能顶岸停泊,自带有登岸挑板,不需要趸船。事实上,留下的历史照片也可以佐证,老岳阳城下因为在洞庭湖南岸,风高浪急,除了城南的小港和岳阳楼下的堰堤以外,没有可以抵挡风浪的港湾,不可能设置长期固定的趸船,更何况趸船主要是方便近代火轮船停靠,不会用来横停风网船。

2006年10月,当时在世的飘尾芦苇场84岁的李华柱老人给出了不同答案。老人从小在岳州救生官局当差,他介绍,岳州救生官局确实是设置在红船厂位置,“不过不是红色的红,是洪水的洪”,他还描述了“洪船”的具体模样。

其实,“洪船”是中国南方一种独具特色的古建筑,像逆水航行的船只。它是属于洪门天地会组织所宣示的一种亚文化标志。建筑远看像船,近看也是一条船,有船头、前舱、后

舱、甲板,甚至还有船篷,除了厅堂外,还有小船房。屋高约6米,上下两层,白墙灰瓦,翘角飞檐。

船屋是“洪门”帮规中“同舟共济、反清复明”宗旨的物化形态,在洪帮组织的主要聚集地,几乎都有“洪船”存在。

李华柱老人介绍,岳州“洪船”建造年代大约在清代末年,风格与岳阳老城的其它建筑很不一样,砖石为底、竹木编墙,泥巴纳缝,石灰外刷,船屋的房间传说有108间,为了体现洪门中人的“水浒”信仰。

岳阳“洪门”的发展有着其浓厚的地域背景。

19世纪末,随着城陵矶开埠,岳州成为了长江中游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结点,在对外贸易增长的刺激下,具有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岳州,迅速跃升为区域性经济中心。

商品经济的发展,使大批传统手工作坊在西方商品冲击下倒闭,特别是蒸汽轮船货运的兴起,对民间人力航运和畜力陆运造成巨大伤害,转型期的中国,大批失业的原始产业工人孤立无援,惶恐不安,只得背井离乡,寻找出路。再加上当时国家行政能力的弱化,为了生存,他们拜团结社,相互取暖,甚至欺行霸市,强买强卖,以求获得生存,这就是岳阳“洪门”发育形成的社会历史动因。

岳州“洪门”大约于19世纪中叶因粮食漕运兴起而传入洞庭湖。这个神秘的民间结社,由于成立之初沿用“天地会”的一套秘密联络制度,成员之间的身份对外是相对保密的,有着严密的帮字辈序,有自成一套的暗语体系,包括肢体动作。比如说洪帮成员要到外面走码头,每到一地,不知谁是帮会成员,而又不准到处打听,一般是先寻附近的洪船“挂牌”。所谓挂牌,就是坐在洪船里,摆出规定动作:泡壶盖碗茶,碗盖斜靠碗沿,中指不经意地在碗边磕着,表示要找洪帮道友。这时,自然会有人过来对“切口”。

清代末期是岳州帮会组织大发展时期,但帮会雏形的出现,可追溯宋代,那时叫“行会”。

宋时的“行”又称“行铺”,是指专一经营某种商品的店铺。在规定的地点经商,经营同一种商品的店铺集中在一条街上,同类手工业作坊也集中在一块,形成“行”的组合,比如说“鱼巷子”、“茶巷子”、“油巷子”、“鲁班巷”、“油榨岭”等等。“行业”,最开始就是因执业者的自然聚集而产生的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,行业从业人员增多,涉及到商品的竞争、市场规范,以及同行业内部的协调,在国家行政还没有规定的情况下,行会组织就应运而生了。到19世纪末,岳州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行业的同业行会组织,这些组织都是由同行业的工人、商贩或同籍的商人组成。如鲁班巷的“鲁班会”;老印山的“雷祖会”;鱼巷子的“三圣宫会”;洞庭庙的“洞庭会”;搬运工组成的“品仁会”;安徽过来打豆腐的 “淮南会”。

这些行会,都能看到“洪船”的影子。